草原旅游与马文化(七)

家乡区县: 阿尔山市

三、马的民间信仰

历来不论生活、商贸、战争中,马一直是人类的忠诚的伴侣,蒙古族人们也一样把马当作最忠实的伴侣。从而,蒙古族人民都很喜爱马,甚至当做崇拜、想望的象征物之一,在草原人们的心目中马是一个神圣的动物。老人们都说马是有灵性的动物,一定要好生善待。对那些不爱护自己的马,乱打乱骑的人,长辈们要严厉的训说,同时传教怎样调教马的技巧。尤其是那些有特殊特征的骏马,比如一根杂毛都没有的白马、有特殊花纹的马都受主人的爱护和重视,当地的牧民们认为它是苍天派来的使者,是象征着草原更加美丽富饶,牧民的生活更加繁荣富强。所以,这种马从小开始就脖子里不套马杆、背上不架马鞍、更不能骑乘,当作当地草原的圣物。这充分说明,蒙古族人民把马当作神圣的精神之物。所以,蒙古人从来不吃马肉,还有马奶当作圣洁、辟邪的东西,用勺子把马奶洒向远出的人,祝福他们一路平安。
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每年一次举行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赛马。据历史材料了解,当时在草原上举行赛马不是为了娱乐活动,而是为了适应草原游牧生活。骑马给草原人民带来了很多方便,比如马一天能跑人徒步走路十天的路程,是节省时间:草原五畜中马是跑的最快,放牧时节省劳动力。不过在放马过程中,套马或放马时比较困难。所以在草原上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拥有最快的马,用来追赶别的马,因此有时聚到一起比谁的马跑的快。这种选拔快马的自然活动,随着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意识的改变,逐渐变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一一赛马。

游牧民族信仰的喇嘛教中一些神仙的坐骑有草原五畜或者野生动物,还有马等动物的演身物一一-精神产物虚构动物,比如:膜麟、飞马(翼马)等又有灵性又有神性的坐骑。这也是草原人们的追求速度而想象出来的精神虚构产物,表明辽阔的大草原上的游牧人们一直追求想望的“速度感”。游牧民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流行全国各地。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为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顾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灭灾害的神灵。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契丹族民间信仰自马神。相传古时有一神人乘白马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泛潢水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神人与天女结为夫妇,生子八人,繁衍为契丹八部。契丹以自马取象天神,每次行军或春秋时祭祀,必杀白马青牛以祭天地。

点燃不世灯盏(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