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特产-阿尔山桦树皮画

家乡区县: 阿尔山市

阿尔山地区普遍种植白桦树,尤其在白狼镇,当地重视开发桦树皮加工工业,当地政府重点以开发林俗项目为主,打造桦树皮画产业基地。

桦皮画,是北方民族古老的艺术。自从白桦成为人类远古的生产、生活资源,原始的桦皮画艺术也随之产生了。他们或用石块打凿,或用原木雕刻,或用泥土捏造,或用皮革缝制,而更多的是用纤维细密、纵横无痕、薄层如纸的白桦的里皮刻画出人类最初的生活和想像。桦皮画最大特点是集剪、刻、雕、烫、画等多种手法成画;利用多年(30-50年)树龄白桦树剥落的树皮,经杀菌、漂白、剥皮等多种手法加工制成;色彩多以烫烙为主,永不退色,适合收藏。

桦皮画是中国北方一种特有的特殊工艺品,它在中国艺术品的舞台上独树一帜。桦皮画以白桦树上剥落的树皮为原料经过“艺人”的精细加工制成。最早的桦皮画是由桦树皮做背景用烫贴的手法制做出人物、山水、花鸟画,这种画艺在北方的鄂伦春族和俄罗斯地区比较普遍。鄂伦春族人特别是妇女擅长用白桦树皮制作桦皮船、水桶、盆、碗各种生活用品和桦树皮画等工艺品。这些物品轻巧耐用,雕刻的花纹图案简单原始、形象逼真、美观大方。最具代表性的鄂伦春族桦树皮画是利用整块桦树皮的自然生长纹理,加以简单雕琢,即成为一幅幅自然的毫无人工雕琢痕迹的山水、人物、狩猎情景图画。

桦皮画,被统称为“桦树皮文化”, 是一种古老的、北半球特有的文化,产生年代久远,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创造,中国北方的鲜卑、契丹、女真等古代民族,都曾制作和使用过桦树皮制品。至今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翰尔等少数民族,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桦皮文化的传统,其中鄂伦春人与桦树的尤为密切。

桦树皮画以长白山余脉的桦树表皮、深皮为主要原料。以中国山水画、界画构图,通过精雕细刻便产生了典雅、雕刻、精刻高浮雕效果的精美树皮壁画。其特点:一块树皮能揭很多层,具有很好的韧性,质地柔软光滑,易雕刻着色。早在清朝时期,吉林就有用桦树皮为皇宫制作贡品的历史。

桦皮画最大特点是集剪、刻、雕、烫、画等多种手法成画;利用多年(30—50年)树龄白桦树剥落的树皮,经杀菌、漂白、剥皮等多种手法加工制成;色彩多以烫烙为主,永不退色,适合收藏。

阿尔山桦树种类繁多,这桦树不仅为阿尔山带来了绿色,桦树的树皮也为阿尔山带来了精彩。不起眼的几块桦树皮,因桦树的品种、表皮、内皮的不同竟呈现银灰、灰白、米白、卡其、粉金、灰绿、灰橙、土黄、赭石、浅咖、深咖、赤褐等40多种不同色彩,经一双双巧手、一把把剪刀和胶水的裁剪与粘贴,变成一幅幅灵秀、质朴的《牡丹图》、《贵妃醉酒》、《昭君出塞》、《狼图腾》、以及山水、花鸟……这就是白狼林俗村极具特色的树皮画。

点燃不世灯盏(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