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中国历史上有四个“三水”

家乡区县: 佛山市三水区

“三水之名,原因是北江、西江、绥江三江汇聚之处,故取名为三水,但大家都知道中国幅员广宽,重名的地方甚多,三水也不例外,全国叫‘三水’的县、镇共有四地。”近日,网友“mak520”在本地论坛发帖展现多件旧时信件,证明中国历史上有四个“三水”,让不少网友大开眼界。

除我们生活的广东三水外,该网友表示,第二个为陕西的三水。该网友展示了1919年陕西淳化石桥镇寄陕西“三水县”的信封。记者看到,信封上写“三水县兴盛全宝号转交”。

如何确定这不是广东的三水呢?该网友表示,根据其所写地址不书广东省名加上没有其他涉及到广东的邮戳来判定此为陕西三水,而地名更改后民间习惯书写旧名也是常见现象。该网友介绍,陕西的“三水”自秦孝公时建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后朝代更替,几易县名。

该网友还展示了四川广汉三水镇代办所寄重庆银圆封,所贴之银圆票加盖三水镇所在县之县名“广汉”。另一个信封上写“广汉县三水公社”。据介绍,该信封在上世纪60年代寄出,所盖日戳为“四川广汉三水镇(支)”,邮戳中镶“镇”字的不多见,此戳加镶的原因明显是避免与广东三水的地名重名引致误会之用。

除上述三个“三水”地名外,该网友还提供一个广东连山县三水镇寄出的信封图片。

“狂人”:不惜代价收藏与三水相关信物

我与该发帖网友联系得知,该网友真名叫“麦国培”,是中国邮史研究会创会会长。近日,记者在西南沙头一家邮票社见到了麦国培。在邮票社里,藏品琳琅满目。30多岁的麦国培告诉记者,他收集邮票已有20多年时间。

麦国培是三水芦苞人,1993年移居香港。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十一二岁就开始玩集邮。光集邮还不够过瘾,1990年,还在芦苞中学读初三的他,“创办”了月刊《三水集邮》,给邮友参阅。回忆这段往事,麦国培都觉得好玩,当时让学校里的校工刻版油印。但刻完第一期后,校工就不刻了。他只好自己手写,然后复印。

麦国培不仅收集邮票,还喜欢收集贴有邮票的信封。“通过研究信封上的地址,可以了解地名的变迁,看到信封上盖的邮戳,可以明确知道信件寄送的年代,所以带邮票的信封比没用过的邮票,更能反映一些历史和人文信息。”麦国培说。

如今,经过了20多年,《三水集邮》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邮史》,作为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刊。而麦国培已经从一名邮票收藏家成为邮史专家。

“任何关于三水的邮票都会不惜代价来收藏,而每一件藏品都有其故事。”麦国培说,作为三水人,他特别关注与三水有关的藏品,通过网上拍卖的方式,对与三水有关的藏品专门收集,并且通过藏品来研究三水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麦国培表示,在论坛上展示多个“三水”地名的信封,仅是其藏品中的沧海一粟。

威水史

珍藏三水“IPO”邮戳

全力向世界推介三水

“在收藏界,我是三水的代言人。”麦国培说,由于他专注收集关于三水的藏品,在收藏圈子里,别人一提起他,就会想到三水。其实,除了收藏与三水相关的藏品外,在推介三水相关的藏品上,他同样不遗余力。

玩收藏20多年来,麦国培参加了很多国际性的集邮比赛,获奖也很多。2012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集邮展览上,麦国培关于三水的藏品获得了“镀金奖”。

麦国培说,作为三水人,肯定要向全世界推介三水。“不然怎么做三水人啊!”他说,每一件三水的藏品对他来说都是“好嘢”。

麦国培向记者展现了其中尤其珍贵的藏品。一件贴有伦敦版蟠龙邮票、盖有IPO(大清邮政局邮戳简称)邮戳的泛黄明信片揭开了三水邮政1899年至1901年那段短暂却深刻的历史。据了解,那段时期全国各地只有27个大邮局才有自己专属的IPO邮戳,而至今发现专属于三水的仅存两件半邮品,被麦国培形容为“相当于文物记录”。

lok_(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