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危机处理启示录2

家乡区县: 佛山市三水区

2006年,当地在做招商的产业分析时,就开始关注海尔,并一直反复追踪。尽管电器是一个传统产业,但是当地看中的是海尔的活力和文化。

另外,海尔也出于它的战略考虑,要建海尔华南基地,辐射东南亚。这个基地更多地是瞄准第三代智能家电。

三水借力的支点,不仅仅局限于汽车零配件和智能家电,光伏也正在成为他们最新的名片。

光伏异军突起

当海归派人物、无锡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在美国纽交所引发了一轮光伏热潮时,广东的官员和企业家还在光伏是否是高污染产业的争议中徘徊。

“在做光伏的时候,大家有一种担忧。晶硅电池会不会污染很大,尤其是高能耗的炼硅。”吴成贵说。

事实上,在当地目前最大的光伏企业,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康太阳能)车间,更多的是高科技的设备和洁净化的生产。与很多光伏组件企业一样,当记者走进这家光伏企业车间时,除了佩戴专门的防尘衣帽、鞋套外,还要在强大的吹风机前进行除尘。同时,进入车间的每一位员工,同样也要换上专用的鞋子和外套。

爱康太阳能,2010年7月正式投产。目前年产能达到600兆瓦,是广东首家规模化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作为企业董事长的陈刚,当初之所以选择佛山三水也有一定的原因,在此处工作了20年的他,对三水甚是熟悉,但更重要的是,当地光伏产业是一片空白。“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他如此打趣自己。

与爱康太阳能一墙之隔,是一家在技术路线上以薄膜立命的企业。这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下称中建材)投资的一家企业,在三水投80亿兴建光电玻璃基地,着力发展太阳能薄膜技术。

不过,就在记者采访期间,这家企业尚未有新的动向。站在爱康太阳能二楼的过道上,顺着沈昱手指的方向,中建材的厂区一览无余。沈昱是爱康太阳能的战略规划经理,他与现今担任天华阳光CEO的张怡曾是同事,均擅长于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

在中建材空旷的厂区内,几栋厂房整齐排列,只是厂区内鲜有车辆和行人。“他们还在等,相对于每台上亿元的设备而言,厂房值不了多少钱。”沈昱说。也许,在当下光伏市场整体遇冷的形势下,等待是最好的“过冬”方式。

虽然中建材厂区冷清,却并未阻挡其他光伏企业前来的热情。

不仅保威太阳能来了,有着央企背景的内蒙古神舟光伏公司也来了。2011年9月,神舟光伏把“金太阳”项目带到了三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是三水首个金太阳项目。据该项目负责人徐淑通介绍,其总装机容量2.5兆瓦,将与电网供电形成互补。11月18日,菲利斯这个原本在广州的太阳能企业,看重了这里的聚集优势,也举厂搬迁至三水工业园。

不过,面对园区土地日趋紧张问题。何顺荣说,未来要更重视引进优质项目,菲利斯的到来,有利于延长三水光伏产业链。而未来,他们还将在完善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上下功夫。

在吴成贵看来,大批光伏企业聚集三水,对于处于危机状态的光伏产业而言,恰好是他们的一个重大机遇。他说:“面临危机,这个行业会洗牌,会去泡沫化。这样我们不会走人家的路,技术落后的企业,我们不可能再引进;同时,我们上的项目,会减少调整期。”

对于三水光伏产业的未来,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教授沈辉毫不讳言:“三水是广东光伏产业的希望。”

探寻新位置

随着原有落后产业的退出,以及汽配、光伏等新产业的兴起,如何找准三水工业园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位置,成为了摆在当地官员面前的新问题。

何小玲表示,要想在佛山五区的汽配产业中脱颖而出,“三水的汽配产业将往附加值高的产业链上聚集”。针对三水的起步晚于南海、禅城、顺德等地的劣势,三水区则提出了“要错位,而不是竞争”的思路。

依靠周围的资源优势,吴成贵深信:“我们能够把汽配做得更好。”同时,佛山狮山做LED的新光源,与三水的太阳能产业完全可以联合发展,重合之后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吴成贵看来,太阳能这个产业一定会用到家电上,找准结合点,产生效益。美的出了太阳能空调,既然美的能做,海尔也能做,智能的交通指挥系统跟太阳能结合。这样来看三水与周边区域进行融合,抱团发展的契合点还有很多。

目前,当地的这一思路已经得到了上级政府的首肯。而对于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做法,当地也在不断地向长三角学习。

同时,企业转型也是当地的一个抓手。当地的铝型材行业通过技术改造,能够生产太阳能设备边框;原有的设备生产企业,转型后可以生产太阳能设备;硅胶厂转型就可以生产太阳能设备背后的胶垫。

吴成贵称,下一步他们要把三水园区打造成一个国家级的专业性的高新开发区,而第一个就是要打造专业性的光伏高新区。他们将主要在应用上下功夫,未来他们想建中国第一个“光伏应用实验区”。

但是,要想实现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也并非易事。今年3月,神舟光伏决定进军广东,徐淑通受派遣到当地进行市场调研,就尝过闭门羹。“太阳能在广东仍不被重视,很多企业嫌麻烦,宁愿让屋顶空着,也不愿装上电池板。”徐淑通说。此外,修建光伏电站对建筑的面积、承重、楼龄有不少要求,合作伙伴不易找。

由于光伏应用与建筑结合之后,从设计、规划都会有一套新的标准,所以,三水也正在探索。当地之所以要尝试设立“光伏应用试验区”,正是基于光伏现在国家有很多的扶持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没有全部综合到一个地方来用,“光伏应用试验区”只是将这些政策融合到一起。通过示范应用,最后形成一个行业标准。

按照当地的计划,在未来5年园区白天电力的应用中,太阳能占到10%。目前,当地已经被列为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省市共建示范基地。他们将以此为基础,做全国光伏高新区,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除了做好规划之外,当地还要做好对环境的大提升。光伏行业的技术含量很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它需要用研发来支撑这个行业的发展,它对环境的配套要求相对于其他行业也比较高。

目前,三水正准备建立三水新城,其定位就是产业兴城,主要是为了支撑三水未来高端产业、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另外,当地的路网还要升级,提升整个交通的效率。路网的接通实际上是资源的接通,所以当地路网对接珠三角主干路网的工程,都在大力推进。

当地政府提出,坚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所以,在工业逐步有所起色之下,当地将会在环境美化上下功夫。吴成贵最后说:“我们要把河床变成美景,在这里建立一个真正的南国水都。”

lok_(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