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故事——蜂蜜麻糖的历史
唐山麻糖已经有400多年历史,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于曹雪芹的老家——冀东唐山丰润的七树庄。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的排叉演变而来。当时,人们逢年过节都喜欢用糖和面、芝麻油炸的排叉作为节日食品。大概距今一百多年前,糕点铺“广盛号”把这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点心投向了市场。那时市场上的排叉有两种,两种排叉各有优劣,油炸排叉硬而脆,蜜汁排叉软而皮。“广盛号”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两种排叉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点“蜜供”的浇浆法,制出了如今的风味名吃——蜂蜜麻糖。 (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5097.htm#1)
产地介绍——河北唐山
唐山文化底蕴丰厚,唐山饮食属京东菜系,蜂蜜麻糖、棋子烧饼、万里香扒鸡、花生酥糖、迁西板栗等特色小吃享有盛名。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籍是唐山丰润人;而有名的蜂蜜麻糖的产地就是曹雪芹的故乡唐山丰润。(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673.htm)
产品特性
麻糖吸取了著名糕点“蜜供”的浇浆方法,几经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制做工艺。唐山麻糖形似团花,薄如蝉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黄,松软酥脆,香甜适口。唐山蜂蜜麻糖以精选糯米、蜂蜜、白糖为主要原料,并搬移桂花、金桔饼为成份精制而成,没有任何化学污染,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片层均匀、片薄如纸、色泽淡黄、美似玉雕、清香甜脆等特点,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糕点。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的排杈演变而来。最早的麻糖制作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种是先用油炸,再浇上蜜汁。两种排杈各有优劣,油炸排杈硬而脆,蜜汁排杈软而皮。而现在的麻糖结合这两种做法,也就包含了这两种做法的优点特点。
制作/加工工艺
原料配方:(按50千克成品计)特制粉21.5千克白砂糖15.25千克上等蜂蜜4千克花生油9.5千克香油9.5千克饴糖3千克桂花250克
1、面团调制:将白砂糖用水溶化后加入面粉经多次沾水、反复搅拌后,形成筋性好、软硬适度的面团。2、擀卷压片:将饧好的面团擀成直径约0.5米的底片,在3—4分钟内完成多次擀、卷、拍、抖、滚等程序后形成长2.7米、宽2米透薄如纸的面片,再经“鼓气”、“抖面”“整形”等工艺,将面片卷在“花扛上”。3、网花成型:将面片破成宽1厘米的面条,叠至15—17层,把每条斜剁成3厘米宽的菱形35块,每块中间剁一切口翻卷、一端网花即成生坯。4、将花生油炼熟后加香油,放入生坯炸制成金黄色。5、烧浆:白砂糖加适量水溶解,熬成浆后加入桂花、蜂蜜、饯糖等搅拌,经两次浇浆后即为成品。(环渤海新闻网)
使/食/饮用方法及功效
食用方法:蜂蜜麻糖直接食用
功效:唐山蜂蜜麻糖以精选糯米、蜂蜜、白糖为主要原料,所以本产品具有蜂蜜的功效能改善血液的成分,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因此经常服用于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部分来自百度百科)
其他与产品相关的内容
经过历代相传,“广盛号”这样的老字号麻糖品牌得以发扬光大。2009年“广盛号”麻糖被列为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新麻糖”这个老字号一直延续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80年在长沙举行的名特糕点经验交流会上,唐山的麻糖被列为表演项目明传全国。1988年参加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被评为银奖;1990年获河北省颁发的“振兴河北经济”奖;1991年为第二届全国城运会制定产品;1992年“蜂王”商标被评为著名商标;1999年12月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09年6月,“蜂蜜麻糖制作工艺”入选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环渤海新闻网http://culture.huanbohainews.com.cn/system/2011/07/04/010978735.shtml)
推荐理由
每年进入腊月,唐山麻糖也进入了热卖期,商场超市、街头市场都可以看到热销麻糖的场面。每到了春节期间,麻糖也作为了送礼的佳品,寓意家庭和和美美甜如蜜。唐山麻糖形似团花,薄如蝉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黄,松软酥脆,香甜适口,的确吸引人。 如今,在唐山上学的外地学生,放了寒假都喜欢买上几盒麻糖带回家,因为麻糖便宜实惠,很受大家欢迎。也是送礼的佳品,来唐山出差办事的人们回去也喜欢带两盒麻糖和板栗。特别是春运期间,唐山火车站到处可见拎着麻糖的乘客,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麻糖也是唐山的特产也最能代表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并且是纯天然的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