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石榴(Heyin Pomegranate)栽植源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在黄河流域种植。在河阴县(今广武、北邙)栽植的这种石榴又名河阴石榴,也称安石榴。河阴石榴,其色古、子盈满,其味甘而无渣滓,故驰名全国,畅销各地,为荥阳名特产之一。石榴栽部主要分布于高村乡的刘沟、官峪、枣树沟、广武镇的陈沟、寨子峪等村。
目前,荥阳市已形成了以高村的刘沟、官峪,广武的陈沟、寨子峪等北部沿黄河邙岭长达15公里的河阴石榴产业带,栽培面积达4.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5万亩,年产量3000万公斤,年效益达3亿元。河阴石榴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河阴石榴已成为知名的金字品牌,河阴石榴主产地高村乡刘沟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榴专业村,荥阳市的石榴产业也正成为郑州“西花园”里一道姹紫嫣红的风景。
石榴起源
河阴石榴是一种古老的树种,他最早产与中亚一带,河阴县栽培石榴始于汉而盛于唐,是西汉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引入。据《河南通志》载:“安石榴峪在河阴县西北二十里,汉张骞出使西域涂林安石榴归植于些。”康熙三十年(1692)《河阴县志·山川志》云:“石榴峪去县西北二十里,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归植于此。河阴石榴味甘而色红,且巨,由其种异也,有一株盈抱者,相传为张骞时故物。旧志云,张骞入兜牛宫,仙女赠花植此。”民国六年《河阴县志》云:“张骞泛槎,西见王母赠之,偶植于此,故名仙石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河阴石榴尤以诏峪石榴为最,诏峪为汉高祖刘邦下诏书封韩信为齐王之地。河阴石榴在盛唐时被封为朝廷之贡品,遂成为应节佳果和吉祥的象征。
品种特点
石榴品种很多,以个体大小分,有弧一二、弧三四、魁货、京货四种。以果皮颜色分,有铜皮、铁皮、花皮三种。以籽料味道分,有甜、酸两种。以花瓣分,有红与白、单层与千层等。河阴石榴,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驰名。籽大、色红、味甜, 落地不沾尘土。籽粒中核软渣少,食之甜汁欲滴,满腮生津,是宴宾佳品。
保健作用
石榴还有保健作用,果实性温涩,具润燥收敛之效,主治咽喉燥渴。食时连籽渣一起吃下,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消食化积,对小儿尤为适宜。根可以驱除绦虫,果皮可止痢止泻,叶子洗眼可除眼疾,还可制成保健石榴茶叶。另有一种苦石榴,作为药材可以治疗痢疾、遗精等症。
环保作用
石榴是良好的绿化美化树种,石榴叶片对二氧化硫及铅蒸气吸附能力较强,对美化厂矿、净化空气、保证人们身体健康亦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