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张家口宣化区小慢岭村的草莓采摘园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批游客。 走进草莓园,翠绿的叶子衬托着一颗颗鲜嫩欲滴、红莹莹的草莓,让人瞅着就眼馋。三五成群的游客挎着篮子,边摘草莓边嬉戏,笑声不绝于耳。一些心急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把草莓往嘴里送。
谈到为何会搞起草莓采摘园,园主王亮笑称“纯属偶然”。
2009年的春天,王亮到北京一位农户家的草莓观光园游玩,观光园优美的环境和可观的收入让头脑活络的王亮眼前一亮,“俺们小慢岭村是城郊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也便利,何不把草莓观光园‘移植’回村呢?”。
说干就干,王亮随即踏上了赴北京等地的拜师取经之路。一年后,王亮亲手搭建的6个草莓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每天吃住在大棚的王亮把草莓当成自家孩子似的照顾,从购进草莓苗,到一畦畦、一株株入棚栽植,王亮都一手操办;打杈、锄草、浇水、施肥,他都亲力亲为。
如今,好学能吃苦的王亮从“门外汉”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草莓园的名气也一天比一天大。游客们都说他的草莓香甜适口、绿色又健康,而且边赏边摘的游玩方式给人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满足。只要是草莓成熟季,每天都有数百名游客前来采摘观光。“2013年少说也赚了30万元,2014年保‘3’争‘4’没问题!”问及收益情况时,王亮很大方地实话实说。
眼看着自己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王亮有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想法。他手把手教乡亲们种草莓、搞经营,组织大家成立了草莓种植合作社。目前,全村已建成草莓大棚30间,年产草莓五万多公斤,纯收入达100多万元。
最近,闲不住的王亮又引进了最新的草莓、葡萄立体种植方法,实现了二者在养分的吸收、光照和空间的利用上取长补短。“俺的目标是把小慢岭村的草莓品牌打出去,让更多的人吃到俺们小慢岭的草莓。”想到党的十八大关于鼓励扶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王亮更加有信心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