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

家乡区县: 佛山市禅城区

禅城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也是由禅城,桂城以及佛山新城组成的佛山市中心区“禅桂新”成员之一。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邻近广州市、深圳市等珠江三角州多个著名城市,是广东第三城佛山的政治、经济以及科教文卫的“中心”。[1]
禅城区的祖庙街道原名佛山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天下四大聚,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成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密集地保存着8个历史文化街区。禅城是佛山市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中心驻地,第三产业在佛山高度发达。[2]
佛山禅城,明清时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被列为全国“四大聚”(北京、佛山、苏州、汉口)之一。[3]
禅城区是粤剧发源地,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名胜古迹“祖庙”、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梁园”和凝聚中华武术精髓的“黄飞鸿博物馆”。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早在唐宋年间,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至北宋时期,已发展成为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的“四大名镇”。 [5]
晋代,禅城称“季华乡”。 唐贞观二年(628年),季华乡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6] 。
五代十国时佛山禅城、顺德属咸宁县,宋初重新并入南海县[6] 。
明景泰三年(1452年),敕封佛山为“忠义乡”,属南海县[6] 。
民国时期,佛山曾先后设佛山镇、佛山市、佛山镇[6] 。
1949年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6] 。
1950年7月1日,佛山改市为镇,归南海县管辖。
1951年6月26日,佛山镇改镇为市。
1954年6月,中共粤中区党委、粤中行署由江门市迁入佛山市大福路10号。
1956年2月,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专区
1958年佛山、江门改县级市,由佛山专区领导[6] 。
1966年,佛山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佛山专区双重领导。
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
1983年6月1日,撤销佛山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6] 。
1984年6月,佛山市辖汾江区(1986年易名为城区)、石湾区、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县,代管中山市。

halfof(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