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潮间带地貌

家乡区县: 唐山市滦南县

潮间带地貌

  本县海岸带的潮间带十分广阔,有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地貌类型和以海水作用为主的地貌类型,还有以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地貌类型。

  一、河口

  本县独流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青河、溯河、青龙河、双龙河等,因此常见的地貌有冲刷槽及入海通道。

  入海水道 在较大河流的河口,均具有明显的入海水道,特别是在宽阔的潮间带,入海水道主要分布在青龙河、溯河等河口,通过潮滩入海。

  河口冲刷槽 由于洪水强烈的冲刷作用,形成河口冲刷槽,通常是船只出入的通道。主要由灰黄色粉砂组成。

  二、潮滩

  本县沿海潮滩十分发育,宽度一般为3~5公里。是我国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从陆地向海潮滩可分为贝壳堤、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

  贝壳滩 在南堡一带残存贝壳堤分布,是潮间带及沿海平原上最突出的形态。贝壳堤发育的起始及终止时间大约为距今2260~1030年。

  高潮滩 分布在高潮线变动的范围内。滩面地形十分平缓,平均坡降为0.85‰,滩面主要粉砂质粘土组成,其次为粘土质粉砂,平均宽1000米。由于滩面经常裸露,因而近岸滩面上常有龟裂。局部地段有盐生的黎斜、菊科及大米草等耐盐植物生长。

  中潮滩 在中潮线变动的范围内。滩面上有高0~10厘米,宽约20~50厘米的滩脊,并有蜂窝状的蟹穴及鱼穴分布。平均宽度1200米,坡降0.7‰左右。组成物以粉砂质粘土及粘土质粉砂为主。

  低潮滩 从中潮滩外缘起,向海达到最大低潮时可能出露的地带,约在0米线内侧。宽3公里左右,地势平坦,平均坡度0.45‰,滩面由粘质粉砂及粉砂组成,多数地区表层有10厘米左右的灰黄色的浮泥覆盖。滩面上沉积物从陆向海有逐渐变粗的趋势。

99号女嘉宾(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