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新音乐产业观察应邀参加了QQ音乐与韩国YG娱乐的战略合作发布会。发布会上,QQ音乐宣布成为YG在中国内地的独家分销商,也就是说,在那之后,其他平台如果要想播放鸟叔或Big Bang的歌曲,要跟QQ音乐购买版权了。
这不算新鲜事儿了,在这之前,QQ音乐已经先与华纳达成了类似的合作协议,而再早一点,去年年底,QQ音乐还跟相信音乐和华研等七家公司组成数字音乐维权联盟,从那时起,QQ音乐已经开始向版权分销商转型。
QQ音乐的大手笔还远不止此。除了与唱片公司之间的版权交易,QQ音乐的触手还伸向了竞争对手。据未经证实的消息,在某音乐平台的合并案中也有QQ音乐的影子。如果说,从目前资本动向看,BAT背景的音乐平台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角,那么其中的T已经毫无疑问抢先了一个身位。
早前,就QQ音乐与华纳的合作,新音乐产业观察(微信号:takoff)在微信中做过一个小调查。43%的读者认为这样的合作有助于规范版权市场。
内地音乐版权市场的混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缺乏有效的管理,让广大音乐版权所有人叫苦连天。根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2013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达到2716.56亿元,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版权收益只有区区1.12亿,分到著作权人手上更是凤毛麟角。
另一个事实是,过去两三年来,在各大资本的助力下,内地的音乐版权正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整合。比如原新浪乐库的老大谢国民操盘的海洋音乐、宋柯领军的恒大音乐等都通过各种资本运作各自揽到了一个庞大的版权库。另有两大知名音乐公司的合并据说已经完成。作为音乐版权的“消费者”,数字音乐平台们也各有动作。QQ音乐借助平台优势试图扮演分销商的角色,虾米音乐则尝试成为独立音乐的“淘宝”。(目的也还是要最终拿住独立音乐的版权内容)
相比之下,QQ音乐的运作最为“立竿见影”,与大唱片公司的“战略合作”让其迅速占领主流音乐市场。至少周杰伦、五月天、林宥嘉、萧敬腾、田馥甄等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艺人的作品已经被QQ音乐管住了。
那么,以QQ音乐为代表的这些运作到底能不能带动版权市场的规范化呢?新音乐产业观察对此持乐观的态度。理由如下:
1.版权的集中有助于管理
版权的集中管理是经由国外音乐发达市场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国内网络视频的正版化历程也证明了这点。QQ音乐的分销商模式与当年乐视等视频平台在视频版权的运作有相似之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脱离市场运作,无形的手始终会发挥其该有的作用。退一万步讲,冤有头,债有主,相对于从前混乱的市场,版权人今后会更明确出了问题可以找谁了。
2.数字时代需要数字平台来承担版权管理的重任
根据不久前Billboard发布的消息,2014年Q3,SONY/ATV、Kobalt和环球成为欧美音乐市场里版权收入的前三强。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的网络版权商Kobalt超越了传统的两大巨头环球和华纳。2000年才创办的互联网版权代理平台Kobalt能在14年内打败横行了半个世纪的传统巨头,说明互联网公司更能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QQ音乐过去十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经营,使其有条件依靠技术手段来更好的完成版权代理。
3.版权市场升温有助于内容生产
除了QQ音乐与华纳、YG的合作,近期还有一则消息是贝塔斯曼旗下的版权商BMG宣布与羽泉的巨匠娱乐签署了独家版权代理协议。而在QQ音乐与华纳达成合作之后,有唱片公司的朋友找到新音乐产业观察,咨询是否有合适的独立音乐人推荐,他们想代理他们的版权。这说明“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如视频版权价格走高带动了原创视频内容生产,音乐版权市场的升温无疑也将带动了音乐公司对于内容的重视。
当然,乐观不代表结果,QQ音乐能否带动版权市场的规范化取决于后续的运作。我们不排除会有更厉害的角色出现,但我们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整合和洗牌的逐渐推进,版权大战会越来越残酷,二线音乐平台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但这一切可能是音乐版权市场的规范化的开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