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城关中学创建于1938年8月,地处蓝田县城体育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创立至今,其间几度更名,创办之始名为省立蓝田中学,文革期间更名为省立蓝田红卫一中,后又更名为蓝田县城关中学至今。学校于2003年4月晋升为西安市重点中学,2008年3月举行了晋升“省级标准化高中”仪式。先后被评为西安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西安市"文明校园",西安市"德育十佳"学校、"园林化单位",县、市级安全学校,县级教育教学优秀学校等称号。
学校位于蓝田县风景秀丽的白鹿原畔,占地83亩,建筑面积27751平方米,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57个教学班,3558名学生,教职工209人,其中专任教师157人。本科学历144名,研究生学历8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70人,初级职称44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劳模2人,中青年骨干教师45人。办学规模适度,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环境优美,四季绿草茵茵,三季鲜花盛天,置身其中,让你感受到的是绿色、人文、和谐的现代化校园,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学校近几年来,在以李正彦同志为校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坚持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强化管理,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不断刷新。新课程改革卓有成绩,大力推行高效课堂,坚持集体备课,积极开展高效课堂展示课、组内公开课活动,并进行课堂实录评课。学校教育科研及教学成果成绩显著:岳先丽等7人承担的《高中生理科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已经结题;几年来学校教师多次承担县级课题,均已结题;2011-2012学年学校教师承担县级课题21个,正在研究探索之中。出版《城关中学论文集》3本,;编印校本教材8本;新老教师互帮带对子。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及会议的鼓励,调动了学校教师教育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学研究常态化、本土化、个性化。
学校位于蓝田县风景秀丽的白鹿原畔,占地83亩,建筑面积27751平方米,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57个教学班,3558名学生,教职工209人,其中专任教师157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装备现代,建有综合教学楼两幢、办公楼一幢、图书馆一幢,拥有能容纳500人的多功能厅一个,还有电教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田径、球类运动场、体育器材室、练功房等师生教学文体活动中心,能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校园四季绿草茵茵,三季鲜花盛开,置身其中,让你感受到的是绿色、人文、和谐的现代化校园,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坚持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提高质量,全面服务学生的成才成长,为人生奠基,为成功导航;坚持质量立校,教师兴校战略,强化制度管理,狠抓常规,务实创新,持续提高办学水平。
我校信息化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分期建设、满足应用、适当超前”的原则,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累计投入271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目前,该校已建成有64座多功能语音室3个,64座学生机房3个,多媒体实验室3个,308座大型多功能厅1个,投影多媒体教室15个,可实现视频、课件点播的教室21个,监控系统一套,中心机房一个,具有259个信息点的千兆校园网络一套,实现每个办公室都能上网,学校共有计算机207台,服务器4台,通过”名师工程”评选了20名学科骨干教师,为他们每人配备笔记本电脑1台。
我们不仅重视信息化的硬件建设,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的信息技能的培养。为了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有资源,我们组织了3次45岁以下教师信息化培训;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普遍地提高,100%教师达到了A级模块证。一些年龄稍大的教师,由不会开机到学会打字,由不会上网到搜索、下载资料,由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到制作课件,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了多媒体学科的整合。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进步很快,多媒体辅助教学蔚然成风,曾经常出现多位教师争用多媒体教室的现象。学校办公等管理也逐渐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化水平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成果显著。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每年开展一次多媒体优质课件的评选活动,并形成惯例,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各显所长,相互借鉴,促进了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该校教师在参加市、县组织的优质课件评选活动中,共有3人获得一等奖,14人次获得二等奖,9人获得三等奖,带动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048858565/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我的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14315409.html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04885856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