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情缘之乔家大院

家乡区县: 山西省祁县

  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建斌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捧红了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的东观镇乔家堡村,为清代著名的晋商乔致庸的宅第。

  这是一座青砖砌切的雕堡式的民宅。这里东西方向的甬道两旁各为三个大院,共20个小院,313间房屋,各大院建筑均为砖雕木石彩绘结构。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各个屋顶相互连接可以作为城堡以抵御外界的进攻。内部各院相连相通,精美的石雕,木雕,彩绘,有着园林之优差,宫殿之辉煌。素有“皇家看故宫,民宅有乔家”之说。乔家为清代晋商巨族,发迹于清乾隆初年,前后称雄包头商界2OO余年。乔家大院经清代两次增修和一次扩建形成了巨大规模。

  这是一座反映清代特色的民居精品。走进乔家大院的大门,立刻被四周高大青色的院落所包围。走进乔家大院各院,均有“光前裕后”,“为善最乐”,“梯云筛月”、“古风”、“福种琅環”,、“履和”、“洞达”等内容的匾额,从这些牌匾和横额的题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家的祖先在清代作为晋商中的首富,其重视子孙思想品德教育,追求淳朴的古风和以善为乐的中和的传统文化精神,牌匾中毫无那种土包子暴发户式的火气、戾气。为证乔氏家族门风严谨也有“乔家家训”为证: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妓,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乔家后代皆以遵规守矩为荣。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大院中有两处砖雕极为精美,一处是一个屋檐的砖雕护栏,下观其形一串串粗壮结实的葡萄腾藤上,结满了一团一团圆鼓隆隆的鲜嫩葡萄。那一团团的葡萄肥嫩欲滴象征着家大业大子孙兴旺。一处是一个院子的照壁上的砖雕兽头像非常奇特,兽头既像狮子又像老虎,细看又是尖嘴的豪猪,其状怪异之极,是真正的天兽怪兽。

  也有东北院主楼门楼,飞檐斗拱,大气磅礴,石雕刀法精细,远看既有阳刚之雄,又见阴柔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我认为乔家大院有两处砖雕书法作品是其艺术作品中的精品。一为清庭陕甘总督、军机大臣左宗棠所书“履和”二字。一为近代著名书法家赵铁山的砖雕铁线篆碑,全碑观来气势宏大,方整肃穆,集书法美,文章美,砖雕美为一体。

  置身乔家大院之中,看着各房间精美的家具和陈设,我们便会想到清代时乔家的鼎盛。当时乔家统领几十个字号,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字号票号,横跨几百万公里,拥有几千万两白银,在北中国的商界、金融界呼风唤雨、纵横驰骋,可谓弄尽了风流。

  这里有一件不能不说的事和慈禧有关,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逃向山西,在乔家的资助下得以渡过难关,返回北京后,慈禧为答谢乔家的救命之恩,赠国宝若干,其中两个九龙雕饰灯已成为乔家的骄傲。另一个是九龙屏风,那风格气势唯有皇家独存,亦是国宝,可见乔家当时的地位之高。

  可是进入民国以后乔家的生意日渐哀败,出现了颓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因避战乱乔家后人离家出走,只留下几个佣人看管故宅。昔日乔家的辉煌随着主人的避走再没有回来,乔家的商业于民国末年衰微,并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融入了公有制经济的大海。 

  红灯笼、大宅院、女儿墙、了望口……形成了乔家大院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置身乔家大院,让人在陈旧中领略它厚重的历史,在斑驳中透视它昔日的繁荣。乔家大院,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最完整最精美的明清两代民宅建筑,也了解了晋商文化的精神、精髓。

欢迎关注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西南石油大学范思英 http://abc.wm23.com/YAMIFAN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3713703.html

看家乡:祁县 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xi/qixian.html

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558272764

范范(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