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麦,属高寒低产作物。莜面墩墩是山西著名的汉族面食,对晋北人来说,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莜面因其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面中之王,而山西面食的粗粮细作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而正是粗粮细作的典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据说,电影《平津战役》中就有傅作义吃莜面的镜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的徐向前元帅,也对莜面情有独钟。
要把莜麦吃到嘴里可不容易,它是唯一一种要经历三生三熟的主食。莜麦收割后脱粒下来的籽粒是生的,不能吃。这就是一生。要将莜麦磨成粉,须先将麦粒炒熟到黄熟微焦,就是一熟。将炒熟的麦粒磨成莜面,这就又成了生的了。这就是二生。而在和莜面粉时得用开水,就成了二熟。和好的面,要趁热制成莜面制品,此时它又成了生的了(三生)。接下来只有把它上屉猛蒸,蒸熟了之后才真正能吃,这就叫三熟。只有经过这三个主要工序,才能食用。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做法:
步骤一:将莜面放在盆里,加体积相同的温开水,用筷子搅拌均匀,十分钟后,再将其揉成面团。
步骤二:擀面。把面团分成大小相同的几块,取其中的一块,在面板上揉成粗细均匀的面棒,用手心把面棒压扁后,用面杖擀成约2毫米厚的面皮。
步骤三:夹馅。把预先削皮、清洗后的土豆擦成丝,再用清水冲洗两三次后,将洗好的土豆丝均匀地铺在面皮上(如果爱吃蔬菜,把蔬菜切碎、挤去蔬菜的水份后,也可以和土豆丝一起铺在面皮上),然后把面皮连同土豆丝一起卷起来。
步骤四:切面。用刀快速把面卷切成均匀的小段,把每小段立起来,整齐地放在蒸笼上。上锅蒸10分钟,一笼可口的美食——莜面墩墩就做成了。蘸汤可以是黄瓜、葱、姜、蒜、韭菜、香菜、味精等,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制。
还有一点须提及的是:吃莜面只能七分饱,不能吃得饱饱的,因为莜面不易消化,耐饥性强。据说1斤莜面相当于1.5斤白面产生的热量。吃的时候沾着盐汤(用盐冲水)吃,有的加点肉,炖成汤(叫肉芍子)。
欢迎访问我的主页!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eigirl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9356780.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