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顾名思义:元,乃第一,元宵即第一个月圆之夜——旧历正月十五日亦称“上元节”,此节分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进行,即常说的三天十五半月年。三天夜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灯饰,有宫灯、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五福捧寿灯以及荷花灯、西瓜灯、走马灯等多种多样,颇为壮观,观灯即成为民间一大乐事。因此,元宵节也称“灯节”。同时,还燃放焰火,一声巨响,空中流光异彩如同仙女散花。 白天则民间花会沿街串行,跑旱船、骑竹马,舞龙灯、高跷、耍狮子、扭身歌等。尤其是正月十六日,民间传言:此日走百遍,一年身体健。男女老少都按着这个老习惯出门游玩,街上人声鼎沸,鞭炮齐鸣,锣鼓声声,热闹非常。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铁佛寺、二岗前,数万人汇聚庙前,人山人海,进香、观赏花会的、卖饮食的、练武的、演唱的,应有尽有。各家携儿带女欢欢喜喜来逛庙会,渡过“元宵佳节”。四外八乡也驱车赶来尽兴游玩。
元宵凶家家吃“元宵”,即以糯米粉滚成的带芯馅的核桃大小的园球状食品。芯馅多种多样,多种风味,属于一种特色食品。民国初年,袁世凯品味元宵,因音生疑,改元宵为“汤元”,回避“袁消”之讳。袁世凯皇帝梦破灭、汤元又改成元宵至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