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盐山县简介:盐山县属河北省沧州市辖,东邻渤海,北倚京津,南接山东,是江浙一带至京津、东北的必经之地。距北京市380公里,天津市150公里,济南市160公里。距津浦铁路沧州站43公里;距天津港150公里,黄骅港80公里;距京沪高速公里35公里,距津汕高速海兴出口27公里。
盐山县旅游景点:
【千童祠】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史记·赵世家》中讲到公元前241年(秦始皇六年)“赵将庞煖攻齐取饶安”即指此地。秦时此地称“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于此置县称“千童县”。公元517年(北魏熙平二年)于此始置沧州州治。千童镇在历史上州治县治长达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长生不老之药,漂洋过海,东渡成功,移民侨居日本,开创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
【庆云旧城】公元1373(明洪武六年),置庆云县。知县杨思义移县治于鬲津河(今漳卫新河)北岸庆云乡址,草创城垣。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知县王恭,大加修葺,初具规模。“城凡四门,东西孔道皆有关旋,以南北二门地僻闭之。”公元1466(成化二年),知县张彪重筑,城墙周回四里,高一丈五尺,又浚池於下,宽三丈,深一丈。表立四门,东曰“瞻岱”、南曰“观澜”、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南北二门仍闭。以后各代,或改四门,或建楼橹将台,多有修葺,不一一赘述。
【武帝台】据考,武帝台下部基址为西汉遗迹,上部系后世修筑,台往东这海边的土地是西汉时期黄河在此入海造成的河口冲积扇。故此台在汉初正是临海建筑《魏土地记》载:“章武县东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距六十里,谷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大清一统志》载此为扔台,北台在今沙井子村(今属天津大港),已被夷为平地。
武帝台古遗址位于中捷农场驻地偏北五公里,面积约1300平方米,在耕地以前基高约二十余米,并有小庙一座,可容数人睡觉,有泥塑像,据称系汉将刘猛之“奉礼”。
盐山县地方特产:苜蓿、蔬菜、金丝小枣、棉花、花生、千童枣酒、东渡老酒等。
盐山县知名人物有:沧州劈挂拳名师——左宝梅;杨庆桂;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张锡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邢仁福;张桂枝;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张恩玺;高强等。
盐山县的历史文化:盐山古属齐地,称饶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高成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盐山县。公元前209年,秦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征召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武士,由盐山集训后出海,成功东渡扶桑(今日本),首开中日文化交流之先河,盐山因之被誉为“千童故里”和“中国历史第一侨乡”。目前,盐山仍传承着逢甲子年(每60年)隆重举办一次大型的祭祀徐福出海活动,即“千童信子节”。“盐山千童信子节”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路史》、《帝王世纪》、《拾遗记》等历史文献中记载:“‘三皇五帝’之少昊帝生于稚华(今盐山)之野,时有五凤,因曰凤鸟氏”。由此,盐山古时又称“凤凰城”。
中国盐山-盐山县人民政府网站(盐山政务网):http://www.chinayan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