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百年老校,悠悠祁中》中提到过的祁县中学的创办者之一渠本翘先生吗?他来自晋商渠家,今天请跟随我的脚步来领略一下渠氏家族留下的建筑瑰宝——渠家大院的风采。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因在祁县城内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人称“渠半城”。渠家大院堪称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颗民居瑰宝,是“渠半城”的一处典范建筑。
渠氏原籍为上党长子县,明朝时先祖渠济经常往返于祁县上党之间倒贩土特产,利用两地价格差异,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点积蓄,便在祁县城内定居下来。他的儿子仍以小贩小卖为谋生手段,随着买卖的日渐兴旺,渠家逐渐富裕起来。 到第9世时,家道初步呈小康景象,结束了摊贩生活,始设铺面,创立字号。第14世渠同海由“走西口”经商致富,独自开设了“长源厚”字号。第15世渠映满又增设了长源川、长顺川两个大茶庄,从两湘采办茶叶,再经销到各地。以16世渠长瀛时,又开始在长江流域贩运食盐,到这个时候,渠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到第17世“源”字辈时,渠氏商业进入了黄金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列举“山西多富户”时说:祁县渠家资产在300至400万两白银之间。实际上远远不只这些。后据有人说,“旺财主”渠源浈生前建有银窑一座,他死后,后人从中挖出白银300万两。另外又传说,辛亥革命以后,阎锡山任山西省军政府都督时,财政困难,曾托人向渠源浈代理钱,渠源浈借给军费30万两。从这些传闻中亦可印证其富有程度。
渠家大院,地处晋商老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
渠家大院整座院落,外观为城堡格局,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240间房屋,占地面积5,317平方米。墙高十余米,高大的拱式大门洞,上有玲珑精致的眺阁。院内建筑布局合理,主侧院主次分明,院落青石奠基,水磨青砖砌墙。院与院间隔有牌楼、过厅,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层次分明,活泼有趣。明楼、统楼遥相呼应。石雕栏杆石雕门,工艺精湛;砖雕篆文砖雕景,高雅美观。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
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屋内屋外彩绘华丽,堆金沥粉。木、石、砖雕俯仰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国家建设部专家郑孝燮先生由衷地赞叹,渠家大院的每一个建筑构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民居瑰宝。
利用这一建筑奇葩开辟的晋商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展示晋商文化的博物馆,意在弘扬晋商精神,树立“商可富民兴晋”的观念,激发人们振兴山西经济的雄心。陈列展分晋商总览、著名商号、巨商大贾、爱国义举、商界盛事、渠氏家族、晋剧渊源七大系列,28个展室,采取原状陈列和系列展出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实物、图片、模型、雕塑等手法,配以灯光、电声等现代手段,揭示了晋商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奥秘,展示了晋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艺术地再现了晋商的辉煌。
渠家大院的原建筑已基本修复,展览内容将陆续增多。其中的长裕川现有四个大院和两个偏院,共有砖瓦房一百多间,其石、砖、木雕,刻工精细,堪称一绝;有祁隹藻书之楷体楹联:“立德立言居之以敬;友直友谅尊其所闻。”
徜徉在晋商大院中,你能够清晰地领会到晋商人的情怀。那种逐利四海,抢占市场的豪迈气概;开疆拓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穷则思变,放眼世界的远见卓识;忠于社稷,顾全大局的爱国情怀;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商业道德;有胆有识, 敏锐应变的经营策略;选贤荐能,知人善任的人本思想;劳资并存,以股分红的分配原则;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商业竞争;酌赢济虚,抽疲转快的资本运营;人身顶股,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两权分离,灵活机动的激励机制;创立票号,推进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两头在外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等,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研究晋商精神更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欢迎关注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西南石油大学范思英 http://abc.wm23.com/YAMIFAN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3713703.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