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裕川大院位于古城内段家巷北口,原是晋商十大财东、祁县名门望族渠家的茶庄旧址,为晋商中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
长裕川是当时渠家最大的茶庄,开办于清乾隆、嘉庆时期,起初叫长顺川,光绪时更名为长裕川,距今已 200余年。位于祁县城内段家巷14号(现祁县人大、政协等机关大院)。初很狭小简陋,从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十几年,才陆续修成现在规模。现总有四个大院和两个偏院,共有砖瓦房一百多间。整座大院三面临街,院内明楼、统楼、出檐走廊雄伟气派;砖、木、石雕随处可见,寓意深刻;斗拱飞檐、彩绘金装、工艺精湛。尤其是西南院门上的大型青石浮雕,高15米,宽10米,生动逼真,巧夺天工,堪称山西民居石雕之最,是国内少有的文物艺术珍品。更有祁隹藻书之楷体楹联:“立德立言居之以敬;友直友谅尊其所闻。”近年拟把它建为历史名人蜡像馆。
长裕川初以经营茶叶为主,后也贩盐(由海州运到湖南、湖北),运销夏布。它的总号设在祁县,分号前后达十余处。抗战开始后,长裕川在日占区的分号相继撤销,逐由成都分号代理总号辖抗战区的分号,祁县总号成为日军驻地。解放后,渠仁甫捐出了祁县的房产(包括他的书舍和竞新学校的财产)。 渠仁甫(1880 ——1963)被选为省政协委员、人民代表,是位爱国兴学的三晋名人。
祁县不产茶,但茶庄是祁县人外出经商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行业。其业务属于收购、加工、贩运、批发一条龙性质。采茶地区分别在福建武夷山和湖南、湖北的羊楼司、羊楼洞、聂家市等处。加工后的茶叶先集中于汉口,然后经水陆转运,最北运至库仑和恰克图。由于质量可靠,信誉卓著,一度时期,在蒙古一带,祁县商号的茶叶竟可替代货币在市面上流通。大德诚、大德兴、大玉川、永聚祥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茶庄。长裕川最初由渠映潢独资创设,清末至民国时期,由渠源潮及其孙渠晋山主持,总号设在城内段家巷,在汉口、长沙、南昌、扬州、张家口、绥远、天津等地设有分号10余处,在湖北占有3座茶山,共有店员100多人,资本10万两。兴盛时期每股可分红利8000两左右。
祁县商号对伙友的选用十分严格。学徒入号时,条件近乎苛刻。必须经有社会地位的人举荐,并有殷实铺保,还需经过面试。一般来说,不用外地人。间或有少量文水、太谷、交城等邻县人则需三代清白,知根知底。入号后,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开始是干勤务,以后逐渐接触业务,由资历深厚的高级店员负责教授、培训。数年之后,方可派往外地。如遇智力低下,不可造就者,则于次年春节过后辞退。如有违犯号规者当即开除,决不宽恕。学徒不给股份,学徒期满,工作勤奋,没有过失,方可顶身股。开始一般不超过二厘,以后按贡献大小公众评议,逐步提升。顶身股伙友病逝,则按其生前身股待遇,分别规定享受分红利的账期年限,叫做故身股,亦即抚恤金。一般来说,故身股享受红利不超过两个账期,即6-8年。顶身股的伙友,平时不给薪水,每年给一个应支的数额,到结账期扣除。无身股的伙友及学徒,按年发给薪水。生活方面水准较高。伙食,各号有各自的食谱,有的讲究半个月不吃重样饭。理发、洗澡都有专门开支,服装按年发放。
走进长裕川,只见有一条宽敞的青砖甬道,甬道尽头是一座二层出檐阁楼,与大门阁楼遥相呼应。西南院门脸是一组具有欧式风格的大型青石立体浮雕,高十五米,宽十米,中间为大门,两侧为长方形窗户。门窗门楣框架全部由石雕砌成,窗沿石条图案精美,人物山水,草木虫鱼,栩栩如生;文房四宝,形象逼真。整个浮雕气势磅礴,构思精巧,内容丰富。步入西南院,明楼高耸,由渠晋山手书的砖雕条幅庄重大方,凝重厚实,颇具功力。“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分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明”,道出渠家称雄商界几世纪之根本。
如今茶庄旧址创办的 “长裕川晋商茶庄博物馆”,作为晋商茶庄文化的代表之一,系统地向游人展示了中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博大的内涵,是供游人品茗、纳凉、娱乐的好地方。
欢迎关注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西南石油大学范思英 http://abc.wm23.com/YAMIFAN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3713703.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