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丘逢甲,大家都不陌生吧!
丘逢甲是台湾苗栗客家人,祖籍粤东嘉应州镇平(今梅州丘逢甲雕像蕉岭县)人。1895年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人民激愤,丘逢甲坚持反对并组织义军反抗日军。同年5月23日,唐景嵩发表宣言,宣称“台湾同胞誓不服倭,与其事敌宁愿战死”。丘逢甲任义勇军统领,隔日,国会议长林维源逃亡至福建省厦门。5月29日乙未战争掀起战端,6月4日总统唐景嵩弃职逃亡福建厦门,镇守北台湾的正规军溃败。其后丘逢甲见局势不可为,携带家眷内渡广东嘉应州。其后虽有名将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及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人率领的诸多民间义勇军奋起抗日,但由于装备及训练均远不如日本,终究于10月21日被日军攻入大本营台南,台湾沦陷。
丘逢甲内渡后先在家乡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人创办的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等革命党人参与筹划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
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正月初八日(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即蕉岭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丘逢甲少有诗名,内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诗歌思想、艺术成就的,是内渡后的作品。丘逢甲的诗文曾获得诸多学者高度的评价:钱仲联曾评其《岭云海日楼诗钞》曰“七律一种,开满劲弓,吹裂铁笛,真成义军旧将之诗”,柳亚子谓“时流竟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梁启超则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天下健者”。
现在,我们为了纪念丘逢甲,把他的故居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可以缅怀他。
近年来,海峡两岸多家媒体深入梅州各地采风。走进蕉岭县,来自台湾的记者纷纷表示感触颇深。“在台湾,人们以创办‘逢甲大学’,命名‘逢甲’街道等方式纪念丘逢甲,来到蕉岭,看到这里也有许多以丘逢甲的名字命名的学校、道路等,感觉两地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台湾记者陈文霖曾说。
蕉岭县文福镇的逢甲村原名淡定村,当地村民为纪念丘逢甲于上世纪90年代将其更名为逢甲村。丘逢甲的故居培远堂就位于逢甲村村口,是一幢典型的客家围屋,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2006年,丘逢甲故居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个曾经安静的村庄因为丘逢甲故居热闹沸腾。“目前,丘逢甲故居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平均每个月近2万人次,其中很大一部分游客来自台湾。”故居管理工作人员介绍说。
蕉岭是全国重点台乡,祖籍在蕉岭的台胞超过46万,为蕉岭现有人口的两倍多。当地的名人故居是台胞了解大陆乡亲的前沿窗口,也是沟通大陆和台湾两岸乡亲的重要渠道。
目前,蕉岭县正在对丘逢甲、罗福星、谢晋元等名人的故居进行全新的规划,要将它们打造成梅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重要载体,以更好地促进两岸文化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haiyanhuang
梧桐子家乡县区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jiaoli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