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南宋之前,古淮河从县境内云梯关独流入海,县境大部处于沧海之中。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县境先后属山阳(今楚州区)、安东(今涟水)、海洲(今灌云)、阜宁县管辖。1940年10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涟灌阜边区办事处,同年12月撤销。1941年9月,重建涟灌阜边区办事处。1942年4月,华中局决定撤销涟灌阜边区办事处,建立潮南县,5月中旬,潮南县改称滨海县,隶属盐阜行政公署。1949年11月,与阜东县合并,仍称滨海县,县委、县政府机关驻东坎镇。1966年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滨海县中山河北地区划建响水县,因县政府驻响水镇而得名,隶属盐城专员公署。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隶属盐城市。
二、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响水县南部有中山河,流长63公里,河宽110-130米,流量150 -20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排涝流量600立方米/秒;西部有通榆大运河,境内流长20公里,河宽100米,通航能力1000吨;北部的“灌河”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境内流长34.5公里,主航道水深7米,入海口水深10-11米,通航能力5000吨海轮。
2、土地资源
截止2014年6月,响水县耕地面积96.1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4亩。耕地中水田30万亩,旱地52万亩。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240万亩。盛产粮、棉、油和蚕、林、果、中药材、浅水藕等数十种农产品。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粮棉生产先进县,有43.1公里海岸线,240万亩滩涂可供开发利用。
三、交通
截止2014年6月,204国道、通榆大运河和沿海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南北,响水县城距连云港机场仅70多公里、盐城机场100公里。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流经县境直入黄海,国家二类开放口岸陈家港位于灌河入海口处,是中国东部天然良港,已建成大小码头30多座,距连云港仅23海里。响水县等级公路里程16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公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