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宗祠

爱生活,爱美景

家乡区县: 河北省涿州市

卢氏宗祠
涿州城东拒马河畔,有一处建筑群,红墙蓝瓦,绿树掩映,肃穆幽雅。座北向阳的大门上,黄底墨字“范阳卢氏宗祠”匾额鲜明夺目。这里不仅是卢氏家族祭祖之地,而且有广泛而久远的社会影响。韩国的前总统卢泰愚所说“范阳卢氏”使“涿州名扬天下”、涿州是“世界卢氏祖先的基地”,具体所指就是这个地方。
卢氏宗祠之北有卢氏先祖卢植的墓地。不必说各地卢氏族人,自然按节令来此祭祀祖先;即使并非卢姓的人氏,也时常前来,凭吊长眠于此的这位东汉名臣。
作为范阳卢氏始祖的卢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有极高的声誉。“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是东汉朝廷对这位“涿郡涿人”的评价。宋朝太宗皇帝所谓“积代簪缨自范阳,尚书光耀千年史”的诗句,是对他由衷的赞颂。卢植以正直的品格、超群的才学和卓著的业绩,开创了卢氏家族“代代出名士”的基业,赢得了生前的名望和死后的不朽,配享于孔庙,名列中华民族古圣贤之中。
以卢植为始祖的涿州卢氏家族,诗礼传家、有功于国,世代簪缨、历朝显贵,汉末以降,成为北方四个高门大姓之一。因魏晋—隋唐数百年间,涿州名“范阳”,故而卢氏的郡望为“范阳”,涿州卢氏被称为“范阳卢氏”。斯时,家族的郡望是政治地位的标志和文化传承的徽章,因此,播迁于海内外的卢姓族人,大都把自家堂号奉为“范阳堂”。
范阳卢氏是一个人才辈出、声名远播的宗族。仅从三国到唐代,正史记载的卢姓族人就达到八百余位。其中有宰相、尚书、刺史、太守、郡守等百余人。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涿州人卢坤,是卢植的嫡系后裔。海外卢氏宗亲中,有韩国的两位总统卢泰愚、卢武铉。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老外”,人们来到范阳卢氏宗祠,来到卢植墓前,常常陷入沉思,常常流连忘返。或许是因为,对这里蕴涵的东方文化精神、对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民族基质,需要细细品味……

涿州市文化遗产陈列馆
涿州市文化遗产陈列馆是涿州市第一座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小型博物馆。2006年8月15日,涿州市市长王舟、市委副书记刘晓莲、副市长李全新等市领导调研涿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确定了该项目。在建馆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给予有力支持。同时市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组成项目监督小组,参与决策、认真督导、积极解决建馆中的各种问题,为建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旅游文物局和文物保管所全体同志把建馆作为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从馆舍选址、解决场地遗留问题到撰写陈列大纲的内容框架;从修改陈列布展方案到通过省文物局的专家论证;从审查陈列设计效果清样到最终确定布展工程的全部方案。这些同志们高度负责,亲自动手,处处把关。尤其是4月底进入施工阶段后,围绕布展工程、安防工程、消防工程、供电工程、环境工程以及清行宫碑廊扫尾工程,有数支施工队伍在同步施工,有200人左右在同时劳动。旅游文物局主要领导和文保所领导班子经常通宵达旦,日夜坚守,经多方协调,有条不紊地保证了工程的有序进行。自筹建至开馆连续奋战70余天,终于建成了涿州市文化遗产陈列馆。
涿州市文化遗产陈列馆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展示了涿州境内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古郡沧桑、石刻神韵、古建雄姿、历史名人和范阳遗风。

冯若涵(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