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简介

河北省徐水县简介:徐水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管辖。东与容城县、安新县交界,南与清苑县、北市区为邻,西与满城县、易县接壤,北与定兴县相连,总面积723平方公里。

徐水县旅游景点:清溪印月、长虹夕照、闸崖观鱼、公园晚眺、崇宫对峙、象山胜雪、晚松竟秀、绿水芙渠、南庄头遗址、瀑河遗址、韩家营一区遗址、遂城古城遗址防陵墓群、大马各庄汉墓等。

徐水县地方特产:
漕河驴肉】徐水漕河是保定驴肉的发源地。漕河驴肉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谓妇孺皆知,闻名遐迩,享誉京津石乃至华北,知名度很高。据“徐水县新志”载,在宋时,漕河是一条运粮的河。五八年徐水修水库时,曾在漕河航道上挖出大木船的残骸。漕河村当时还是进京官马大道的经由之处。
传说当时漕河一带有漕帮两股敌对势力,漕帮运粮,盐帮运盐,双方矛盾很深,经常兵戎相见。漕帮俘获盐帮驮货的毛驴,无法处理这一战利品,就宰杀掉煮肉吃。这样,漕河驴肉兴起,当地形成吃驴肉的习惯。在实践过程中,煮肉师傅们不断总结经验,从相驴估重,宰杀分割,直至配料煮肉,目臻成熟,颇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加工秘技。煮出的驴肉大块成形,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表里如一,熟度透彻,酥软适口。更多的当地人以此为业,卖驴肉火烧,漕河驴肉知名度不断扩大。
驴肉火烧】火烧为一种面食,一般为死面做成(注:死面为未经发酵的面粉,经过发酵的面粉叫做活面,用活面做成的类似东东称为“烧饼”),将其在饼铛里烙熟后,架在灶头里烘烤,使其外焦里嫩,别具风味;趁热用刀劈开,加入热腾腾的熟驴肉,是最正宗的吃法。另有肉汤加淀粉熬制的焖子夹入火烧佐食,其中以保定南部定州地区的焖子最为美味和著名。有些厨师会加入驴板肠提味,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驴肉是一种典型的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其100克所含蛋白质高达18.6克,远远高于猪、牛、羊肉的蛋白质含量,而脂肪含量仅为0.7克,且钙、磷、铁含量也相对较高,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的地位。“驴肉火烧”所用驴肉的选择极为严格,而其中更以驴脸部的肉最为细嫩和讲究,经过精细的加工而成的驴肉,配以刚刚出炉的、脆软的火烧,再配上保定三百年老字号的“槐茂”酱菜和小米粥,吃起来回味无穷。

徐水县民俗风情:各家各户敬奉天地、土地、龙王、灶君、财神、菩萨等诸神。请偶像、置神龛。逢年过节,摆供烧香。遇有灾难,祈苍天保佑,求菩萨慈悲。新婚拜堂,先拜天地,后拜父母。婚久不育,焚香许愿“拴娃娃”,求子孙娘娘赐子。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求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不管赵公元帅能否招财进宝,穷家富户不敢怠慢,终年侍奉,祈求发财。遇有大旱,拜龙王求雨,俗有“十二童男,十二童女,十二寡妇扫河底”之举。县内个别村有到容城县野桥村求雨之习。村民自愿捐款筹资,设龙台,敲锣鼓,头戴柳枝,众人前往。沿途燃放鞭炮,路人相随,队伍可达千人。1949至1978年敬神陋习基本改变。1979年始有回潮,某村闹“圣水”治病,结果喝了拉肚子。1982年夏,本县有5村上千人出动,仿旧习到40里之遥的容城县野桥求雨。村设香堂,立龙王圣母神位,附近村民前往焚香布施或搭台唱戏,接亲待客,实则劳民伤财。后经有关部门干涉而止。近年,县内修建庙宇之风回潮,居民烧香供佛者渐多。一些有钱人,花数百上千元购佛像供之。前往易县后山庙、清苑县国公营庙焚香者从农村百姓扩大到工人干部,甚至动用公车。此风当刹。

徐水县知名人物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现任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宗武;现任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实验室主任、副教授——赵文华等。

徐水县的历史文化:西汉置北新城县;北魏改称新城县;北齐废置;隋重置遂城县;唐属易州;金升遂州;明改安肃县。1914年因与甘肃省安肃道重名,改为徐水县,盖因境内有徐水流经而得名。徐水历史悠久,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1986年,在南庄头遗址发现一批动物遗骸、植物种子、石器、陶片和人类生活、生产遗迹,经国家考古权威部门鉴定认为,该遗迹晚于山顶洞人早于磁山文化,距今一万年左右。填补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晚期至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该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水地当冲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河北省徐水县人民政府网站(中国·徐水--徐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xushui.gov.cn 

河北省徐水县网站链接: 徐水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