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简介:梅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梅江区内有梅县机场,直飞广州、香港等地;梅汕(205国道)、梅河高速公路(206国道)与广梅汕铁路和梅坎铁路连结成沟通闽、粤、赣的交通网络,是泛珠三角区域联系闽、粤、赣的枢纽中心。
广东省梅江区旅游景点: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东山书院、梅江桥、梅州学宫、八角亭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和泮坑公王、义孚堂等众多未定级文物;有嘉应学院、东山中学、梅州中学等名校;有中山路、凌风路、仲元路等名街;有席狮舞、五句板、梅城山歌、舞龙、金狮、闹八音、拜“孔圣人”等33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广东省梅江区地方特产:客家地区最有名的酿豆腐——五华酿豆腐;果大、核小、肉厚质软,味似蜂蜜的大田柿花久藏不硬化,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C等,有润肺、健胃、降血压等药用功效;益塘荔枝是五华县利用水库水体环境发展该县优质荔枝生产的成功典范。
梅江区的知名人物有:清代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李象元,进士李黼平,“中国十大爱国主义诗人之一”、“晚清一位最杰出的诗人”黄遵宪;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有祖籍梅江区的将军叶松盛、张建等23位,大学校长(书记)杨简、吴道钧等16位,梅江区籍或毕业于梅江区学校的“两院”院士有李国豪、黎尚豪等10位。
梅江区的历史:梅州城区原是梅县县城,向称梅城。南朝齐析海阳县置程乡县至宋初设梅州500多年间,州、县皆无城。945年(南汉乾和三年)于程乡设敬州,领程乡一县。971年(北宋开宝四年)改称梅州。1983年6月,梅县和梅州市合并,初称梅州市,同年9月改称梅县市。县市合并后,江南公社撤销,并入南区,在城区设南区、东区、中区、西区。2012年12月,梅江区举行西阳镇划归梅江区管辖挂牌揭幕仪式,原梅县管辖的西阳镇正式划入梅江区。调整后,梅江区辖4个镇、3个街道,总面积57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1万人,户籍人口35.34万人。
梅江区的文化教育:梅江区是“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历史文化街区“客家之都”。梅江区有国家级重点职中1所、省一级学校3所(其中梅州中学是“全国示范性高中”)、市一级学校12所、区一级学校16所。全区小学毛入学率达107.3%、初中毛入学率达11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3%。
客家文化艺术创作:山歌小戏《山道弯弯》、《花开并蒂》获中国“群星奖”银奖、铜奖,开创了梅江区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的先河。